TOP

华运映像 

 Album
15
2020-06
防范非法集资小课堂

第一课:基础知识问答

一、什么是非法集资?

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,以发行股票、债券、彩票、投资基金证券或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,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、实物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。

二、非法集资有何特征?

非法集资具有非法性、公开性、利诱性、社会性这四大特征。

非法性: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;

公开性:利用推介会、媒体、传单等多种形式像社会宣传;

利诱性: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、实物、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;

社会性:向社会公众即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资金。

三、非法集资的表现形式有哪些?

非法集资有以下十种主要表现形式:

(一)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,以返本销售、售后包租、约定回购、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二)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三)以代种植(养殖)、租种植(养殖)、联合种植(养殖)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四)不具有销售商品、提供服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、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,以商品回购、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五)不具有发行股票、债券的真实内容,以虚假转让股权、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六)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,以假借境外基金、发售虚构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七)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,以假冒保险公司、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八)以投资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九)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;

(十)利用民间“会”、“社”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;

四、犯罪分子惯用的手法有哪些?

一是装点门面。涉案公司往往在市内商务核心区域承租高档写字楼作为办公场所,营造公司资质合法、实力雄厚的假象,以博取投资人信任。

二是项目造假。涉案公司通常以投资房产、矿产、公路、基建、理财产品等项目为名,甚至借助政府、大型金融机构的旗号,向投资人推介虚假或风险极高的项目。

三是夸大宣传。以远高于存款、理财、基金等产品的投资回报率,还承诺政府担保、银行托管,保本付息,保证安全。经统计,几乎所有涉案公司对外宣称的预期年投资回报率往往都超过了10%。此外,他们往往采取网络宣传、街头及超市拉客、随机拨打电话等方式进行蛊惑性宣传,大肆敛财。

四是大肆营销。除内部员工进行推销外,相当一部分还采取了拉拢银行、保险等金融机构内部职员代其销售的方式(金融机构并不知情,中间人可按销售额获取不菲的佣金),让投资人误以为买到的是正规渠道提供的低风险、高回报产品。 

五、哪些行业是非法集资高发区?

一是假冒民营银行的名义,借国家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金融机构的政策,谎称已经获得或者正在申办民营银行的牌照,虚构民营银行的名义发售原始股或吸收存款。

二是非融资性担保企业以开展担保业务为名非法集资。主要有两种形式:一是发售虚假的理财产品;二是虚构借款方,以提供借款担保名义非法吸收资金。

三是打着境外投资、高新科技开发旗号,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,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、原始股、境外上市、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,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。

四是以“养老机构”为主体的非法集资,主要有两个突出的形式:一是以投资养老公寓、异地联合安养为名,以高额回报、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,引诱老年群众“加盟投资”;二是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、免费体检、免费旅游、发放小礼品方式,引诱老年人群众投入资金。

五是以高价回购收藏品为名非法集资,以毫无价值或价格低廉的纪念币、纪念钞、邮票等所谓的收藏品为工具,声称有巨大升值空间,承诺在约定时间后高价回购的。

六是以P2P名义的非法集资,即套用互联网金融创新概念,设立所谓P2P网络借贷平台,以高利为诱饵,采取虚构借款人及资金用途、发布虚假招标信息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的。

六、购买理财产品应当注意什么?

1、看看银行理财产品,利息高不高。对照银行贷款利率和普通金融产品的回报率是否过高,多数情况下明显偏高的投资回报很可能就是投资陷阱。

2、看看相关网站,企业有没有资质。通过政府网站,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、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、债券、国家规定的股权交易场所等。如不法分子以“证券投资咨询公司”、“产权经纪公司”等为名,推销所谓即将在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的股票,可通过政府网站查阅是否已经批准发行等。

3、看看企业信用网,企业靠不靠谱。通过查询工商登记资料,查明相关企业是否是经过法定注册的合法企业,是否办理了税务登记等,是否受到过行政处罚等。如果主体身份不合法、不真实,则有欺诈嫌疑。

4、看看企业操作流程,手段是否正规。非法集资往往具有隐蔽性,其主要方法是通过亲戚朋友互相介绍,再发展下线,形成一个吸收存款的网络,吸收存款行为不敢公开,没有签订正规的或经过公证的合同和凭据。

5、看看媒体报道,有没有举报案件。一些影响较大的非法集资犯罪,相关媒体多会进行报道,要通过媒体和互联网资源,搜索查询相关企业违法犯罪记录,防止不法分子异地重犯。

6、看看专业人士的意见,审慎决策。要多与懂行的朋友和专业人士仔细商量、审慎决策,防止成为其发展下线的目标。

7、看看资金去向,流程是否安全。非法集资吸收的资金,存入资金者很难知道其投资的钱干了什么,不知去向。在资金划转时,看看收款人账号是个人账号,还是单位账号。如果是个人账号的话,基本上就不要考虑这家公司了。

七、如何防范“飞单”发生?

所谓理财“飞单”,是指银行个别员工与社会人员内外勾结,利用客户对银行的信任,私自销售非本行发行的、非本行授权的和未与本行签署代销协议的第三方机构理财产品。凡是银行自主发行的理财产品,均具有唯一的产品编码,投资者可通过银监会指定的网站进行查询。银行代销产品可以通过银行网点公示的代销产品清单查询。银行自营理财产品在销售文本中应有银行印章,银行代销产品在销售文本中有理财产品发行机构的印章,银行通常会通过系统进行发售,并出具正式经银行盖章的业务凭证。

八、发现非法集资后应当怎么办?

一旦发现有企业涉嫌非法集资行为,请在第一时间拨打北京市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电话“12345”、通过“金融小卫士”手机应用软件和“打击非法集资”微信公众号、发送电子邮件至bjsdfjd@163.com或到公安机关等多种途径举报涉嫌非法集资线索。

九、健康理财有那四大原则?

一是收益风险相匹配。投资和风险都是相匹配的。高收益高风险,低收益低风险,一定要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,从而设定相应的收益目标。

二是量入为出、量力而行。理财规划要综合考虑你的短期和长远生活安排,合理考虑现实承受能力与未来预期目标。不要盲目设定过高的理财规划。

三是做足功课、不盲目投资。投资理财是非常专业的功课,需要话一定的时间去学习了解。天上不会掉馅饼,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。

四是控制欲望、不可贪婪。任何时候都要设定目标和限额,既有盈利目标也有止损目标,必须坚决执行,避免贪婪造成的恶果。

 

 

第二课:非法集资四个常见手法

一是承诺高额回报。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”“一夜成富翁的神话,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。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,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,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,使集资参与人遭受经济损失。

二是编造虚假项目。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,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、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,编造各种虚假项目,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、考察等,骗取社会公众信任。

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。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,聘请明星代言、名人站台,在各大广播电视、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、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、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、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,制造虚假声势。

四是利用亲情诱骗。有些非法集资参与人,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,有时采取类传销的手法,不惜利用亲情、地缘关系,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,拉拢亲朋、同学或邻居加入,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,集资规模不断扩大。

 

第三课:典型非法集资活动“四部曲”

第一步:画饼。非法集资人会编织一个或多个尽可能高大上的项目。以新技术新革命新政策区块链虚拟货币等为幌子,描绘一幅预期报酬丰厚的蓝图,把集资参与人的胃口起来,让其产生不容错过”“机不可失的错觉。非法集资人一般会把画大,尽可能吸引参与人眼球。

第二步:造势。利用一切资源把声势做大。非法集资人通常会举办各种造势活动,比如新闻发布会、产品推介会、现场观摩会、体验日活动、知识讲座等;组织集体旅游、考察等,赠送米面油、话费等小礼品;大量展示各种或真或假的技术认证”“获奖证书”“政府批文;公布一些领导视察影视资料,公司领导与政府官员、明星合影;故意把活动选在政府会议中心、礼堂进行,其场面之大、规格之高极具欺骗性。

第三步:吸金想方设法套取你口袋里的钱。非法集资人通过返点、分红,给参与人初尝甜头,使其相信把钱放在他那儿不仅有可观的收入,而且比放在自己口袋里还安全,参与人不仅将自己的钱倾囊而出,还动员亲友加入,集资金额越滚越大。

第四部:跑路非法集资人往往会在吸金一段时间后跑路,或者因为原本就是庞氏骗局人去楼空,或者因为经营不善致使资金链断裂。集资参与人遭受惨重经济损失,甚至血本无归。

 

第四课:非法集资常见套路

非法集资违法犯罪分子为了引诱群众上当受骗,达到非法集资目的,通常采取以下手段骗取群众信任。

1、装点公司门面,营造实力假象。不法分子往往成立公司,办理工商执照、税务登记等手续,貌似合法,实则没有金融资质。这些公司或办公地点高档豪华,或宣传国资背景,或投入重金通过各类媒体甚至央视进行包装宣传,或在高档场所(如人民大会堂)举行推介会、知识讲座,邀请名人、学者和官员站台造势,展示与领导合影及各种奖项,欺骗性更强。

2、编造投资项目,打消群众疑虑。从过去的农林矿业开发、民间借贷、房地产销售、原始股发行、加盟经营等形式逐渐升级包装为投资理财、财富管理、金融互助理财、海外上市、私募股权等形形色色的理财项目,并且承诺有担保、可回购、低风险、高回报等。

3、混淆投资概念,常人难以判断。不法分子把在地方股交中心挂牌吹成上市,把在美国OTCBB市场挂牌混淆是在纳斯达克上市;有的利用电子黄金、投资基金、网络炒汇等新的名词迷惑群众,假称新投资工具或金融产品;有的利用专卖、代理、加盟连锁、消费增值返利、电子商务等新的经营方式,欺骗群众投资。

4、承诺高额回报,编造致富神话。高利引诱,是所有诈骗犯罪分子欺骗群众的不二法门。不法分子一开始按时足额兑现先期投入者的本息,然后是拆东墙补西墙,用后来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,等达到一定规模后,便秘密转移资金,携款潜逃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(注:以上信息来自网络)